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BOB体彩综合

政策解读页

发布时间:2023/12/04       来源:BOB体彩综合

  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的一项重大任务。2021年5月14日,习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座谈会上明白准确地提出,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十四五”以全方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为重点,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山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对山东现代水网建设作出安排部署,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对山东现代水网建设格外的重视,多次提出明确要求。

  经过多年持续建设,山东现代水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水资源配置格局一直在优化,防洪减灾能力明显提升,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尽管山东现代水网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但受自然地理和天气特征情况影响,严重水患与严重干旱并存,资源性缺水与工程性缺水并存,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新发展阶段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约,山东现代水网还存在较多短板和弱项,需要加快构建山东现代水网,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

  根据《山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大目标纲要》和《山东省“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以及国家关于水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省水利厅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12项重大课题研究,2021年10月编制完成《山东现代水网建设研究报告》和《山东现代水网建设专题研究成果概要》,先后经10月11日、11月25日省政府专题会议和12月16日省委专题会议研究通过。在此基础上,省水利厅编制了《山东现代水网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期,《规划》已经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规划》研究提出了山东现代水网建设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建设布局、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是指导山东现代水网建设的重要依据。

  《规划》分为九部分。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明确未来山东现代水网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第二部分构建山东现代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根据全省自然河湖分布、水资源禀赋、国民经济布局、现状水利工程等情况,提出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现代水网,形成“一轴三环、七纵九横、两湖多库”省级水网总体布局。第三至第六部分为重点任务,按照相互连通、融合共享、层级衔接的原则,依据工程主导功能,按项目化提出山东现代水网建设主要任务,包括水资源配置、防洪减灾、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数字水利建设等四个方面。第七至第九部分,分别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要求和保障措施。为实现山东现代水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出强化水资源节约利用,推进安全发展,推动绿色发展,统筹融合发展,完善体制机制等要求。为确保规划项目落地实施,提出加强组织领导、突出规划引领、强化要素保障、加强科技支撑等保障措施,充分的利用专项债、政策性资金和鼓励实力强的央企等参与水网建设。

  根据水利管理权限和分级管理要求,水网分为国家水网、省级水网、市级水网、县级水网。山东现代水网是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节点,智慧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防洪减灾、水ECO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系。通过推进山东现代水网建设,逐步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有效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问题,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生态环境健康稳定,在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时,对支撑保障山东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推进现代水网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白准确地提出,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推进重大引调水、防洪减灾等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点项目建设。习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十四五”时期以全方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为重点,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强相互连通,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山东现代水网是国家水网的组成部分,应科学谋划、快速推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

  2.推进现代水网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重大战略的重要举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要科学配置全流域水资源。“十四五”时期,山东省将继续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等八大发展的策略,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支撑保障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实施,迫切地需要强化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加快构建完善山东现代水网,夯实山东省水安全保障基础。

  3.推进现代水网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现实选择。水资源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控制性要素,水资源承载空间决定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空间。山东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制约着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需要加快构建完善山东现代水网,加强水资源跨流域、跨区域科学配置,全面增强全省水资源统筹调控能力、优化配置能力、战略储备能力。

  4.推进现代水网建设是统筹解决山东省水问题的有效途径。山东省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发、水生态损害、水环境质量不高等问题交织,是制约水安全保障能力的突出瓶颈和短板。通过推进山东现代水网建设,一体构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保障供给格局,有利于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布局,优化河湖生态系统保护治理格局,有效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河湖生态保护能力、水安全风险防控能力,统筹解决新老水问题。

  山东省地处黄河最下游,分属黄河、淮河、海河及独立入海半岛流域。全省河流密集,水系众多,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049条,其中: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23条,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河流255条,流域面积50-200平方公里河流771条,平均河网密度0.24公里/平方公里。

  常年水面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淡水湖泊有南四湖、东平湖、东昌湖、白云湖、巨淀湖、马踏湖(麻大湖)、少海、芽庄湖等8处。其中,南四湖是我省境内最大的淡水湖泊,总流域面积31368平方公里,湖面总面积1266平方公里,总库容57.1亿立方米,具有防洪、排涝、灌溉、供水、生态、水产养殖、航运、旅游等多种功能,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的调蓄枢纽和输水通道。东平湖是我省第二大淡水湖泊和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重要枢纽,也是黄河、大汶河的重要蓄滞洪区,湖区总面积627平方公里,其中,老湖区面积209平方公里,设计防洪运用水位44.72米,相应库容12.3亿立方米;新湖区面积418平方公里,设计防洪运用水位43.72米,相应库容23.7亿立方米。

  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差变化大,雨热同期,降雨季节性强。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673毫米,从鲁东南沿海的850毫米向鲁西北内陆的550毫米递减。降水量年际变化剧烈。连丰、连枯、旱涝急转是水资源年际变化的主要特征,最大年降水量1171毫米(1964年),最小年降水量420毫米(2002年),极值比达2.79;年内分布不均,年降水量的3/4集中在汛期,甚至集中在一两次特大暴雨洪水。

  山东省当地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302.7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98.1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60.86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56.22亿立方米。当地水资源可利用总量188.8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101.27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126.59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38.97亿立方米。外调客水主要是黄河水和长江水,每年黄河水量指标70亿立方米,其中,黄河干流水量指标65.03亿立方米、大汶河等支流水量指标4.97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东线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东线年以来,全省年均出境入海入黄水量126.5亿立方米。

  山东省地处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降雨季节性强。受自然地理、水文气象因素影响,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旱涝灾害发生。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呈现突发频发态势,全省先后发生了1999-2002年全省性严重干旱,2010-2011年秋冬春三季连旱,2011-2013年马颊河流域、2012年德惠新河流域严重涝灾;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青岛、潍坊、烟台、威海四市连续3年多遭遇严重干旱,年平均降雨较历年同期偏少30%以上,青岛市23座大中型水库全部干涸,潍坊市7座大中型水库干涸、5座大中型水库蓄水低于死水位,烟台、威海2市大中型水库蓄水较历年同期偏少50%以上,四市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用水全面告急。2018年8月,受台风“温比亚”影响,全省的降水量达到214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近三分之一,弥河流域受灾严重;2019年8月受台风“利奇马”影响,有17个县市区的平均降雨量超过200毫米,小清河、弥河流域再降暴雨,沿河多地受灾严重;2020年8月,沂沭河流域降暴雨,沂河洪峰达到近60年来最大值;2021年汛期,黄河干流发生1988年以来最大洪水,漳卫河两次发生1997年以来最大洪水,金堤河发生2010年以来最大洪水,韩庄运河发生1952年以来最大洪水,特别是9月中下旬至10月出现严重秋汛,黄河干流、金堤河、漳卫河、东平湖等一度多线告急,防汛形势异常严峻。从总体上看,水旱灾害依然是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威胁,抗大旱、防大汛仍将是一项长期任务。

  经过多年持续建设,山东现代水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具备了良好基础。一是水资源配置格局一直在优化。全面完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建成引黄济青、胶东调水、黄水东调、峡山水库胶东调蓄省级战略水源地等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输水线公里,其中骨干调水工程长度1459公里,形成了纵贯南北、横跨东西的水资源配置“T”型格局,初步实现长江水、黄河水、当地水的联合调度。全省现有大中型灌区497处,输水干渠长3.18万公里,设计灌溉面积6142万亩。二是防洪减灾能力明显提升。全省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893座,其中,大型水库37座、中型水库217座、小型水库5639座,总库容181亿立方米;建成水闸4459座,其中,大型水闸129座、中型水闸569座、小型水闸3761座。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重要河段基本达标,跨市骨干河道、市管河道重要河段防洪标准基本提高到50年一遇以上;建成5级以上堤防总长度3万余公里,蓄泄兼筹的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形成。三是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强化河湖长制落实,河湖“四乱”问题基本实现动态清零;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和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及县级以上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全面完成;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346条(段)。“十三五”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684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实现双下降。深入实施地下水超采整治,部分地区地下水位止跌回升,水生态保护修复体系初步形成。

  一是水资源配置方面。目前,山东水资源配置格局一直在优化,但仍存在局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胶东半岛对外调水依赖程度高,沿黄部分地区出现水资源超载;省级骨干水网尚未实现全省覆盖,沂沭河及南四湖等流域雨洪资源利用水平低,水资源跨流域跨区域联合调配能力不够;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利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偏低。

  开展山东现代水网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推进一批重点水源和重大引调水工程建设,加强雨洪资源利用,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完善多源互补、丰枯调剂、大中小微协调配套的供水保障体系。按国家部署推进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规划建设,我省多年平均新增需调长江水量23.88亿立方米,山东境内线路布局采用位德线及胶东输水干线黄河北新辟明渠方案。实施南四湖退圩还湖工程,对南四湖上级湖19万亩已退养鱼塘圩埂清理整治。与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结合实施南四湖水资源利用北调工程,将上级湖水资源北调入东平湖统筹利用。根据自然保护区管理要求,论证实施东平湖清淤增容工程。与新建黄山水库结合实施沂沭河雨洪资源利用东调工程,远期打通韩庄运河至黄山水库输水通道,具备相机调引长江水的条件。规划建设烟台老岚、青岛官路、临沂双堠、济南太平、威海长会口、临沂黄山等6座大型水库及济南白云、菏泽魏楼等23座中型水库。

  二是防洪减灾方面。山东省防洪减灾能力明显提升,洪水风险依然是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心腹大患,全省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尚有27.1%的河段未达到规划防洪除涝标准,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下河道缺少系统治理,水库水闸动态出险需实施除险加固。

  开展山东现代水网建设,完善防洪减灾体系,聚焦防汛薄弱环节,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推进重要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构建以河道、水库、堤防、湖泊和蓄滞洪区为架构的水旱灾害防御工程体系,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以金山坝为隔堤对东平湖老湖区实施分区运用,加高加固金山坝、新建双向运用的分洪闸和金山坝以西退水工程。尊重群众意愿,将东平湖老湖区金山坝以西2.78万居民稳妥有序外迁。打通东平湖洪水南排通道,利用南水北调输水渠道南排东平湖洪水。积极努力配合海委实施漳卫河(山东段)防洪综合治理工程。尽快实施小型水库雨水工情自动测报设施建设工程。

  三是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存在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超出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河道干涸、湿地萎缩、地下水超采、海(咸)水入侵等;全省仍有水土流失面积2.38万平方公里,人为水土流失威胁依然突出。

  开展山东现代水网建设,强化河湖生态系统保护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重点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等,打造人民满意的美丽幸福河湖。

  四是数字水利建设方面。全省雨情、水情、工情感知体系尚未系统建立,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不够,信息归集分散化、碎片化、孤岛化现象明显,水利业务协同和智能化水平不高。

  开展山东现代水网建设,打造数字化智慧化山东现代水网,坚持全省“一盘棋、一体化”推进,建设数字水利新型基础设施、重点水利工程示范化运行管理平台、全省统一的水利业务支撑平台及一体化业务应用平台等,着力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智慧水网。

Copyright © bob体彩官网综合_app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4010138号    Sitemap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