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一个时间里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今年以来,呼伦贝尔市各地各部门聚焦“五大任务”战略定位、围绕“五大行动计划”,高效统筹春季农业生产,抢农时、抓田管、促春耕,落实落细各项粮食稳产措施,春播工作进展顺利。呼伦贝尔日报全媒体平台推出“走近黑土粮仓”系列报道,宣传全市各地抢抓农时,积极做好春播生产、稳粮保供的新实践、新成效,展现呼伦贝尔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信心和底气,敬请关注。
一台台喷灌机行走在黑黝黝的土地上,股股清流从水管中喷涌而出,形成朦胧水雾,笼罩着每一片农田。这幅现代农业的春播景象,得益于多年来呼伦贝尔市在农田水利方面的建设。
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是农业生产中抗旱御灾的重要保障,也是农业生产中保墒稳产的重要基石。呼伦贝尔草原积温足、光照好,适宜种植农作物,但如何打破“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桎梏,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交出了水利建设新答卷。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农业命脉。呼伦贝尔农垦哈达图农牧场公司所处的施业区十年九旱,农业生产遇到瓶颈。2021年,哈达图农牧场公司争取到中央转移支付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14.11万亩高标准农田。奔腾的海拉尔河水沿管道流经逾百里草原,滋养数十万亩农田,解决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如今,该公司高标准农田覆盖面积达25.05万亩,灌溉比例达到总耕地面积的75%,旱能灌、涝能排,真正的完成旱涝保收。
“这几年由于大气环流的改变,造成哈达图农牧场公司林草结合部大面积土地干旱。在哈达图,农业是支柱产业,这几年干旱情况严重,影响粮食生产。现在公司通过水利工程连年的投入,使25万亩耕地完全摆脱干旱制约,在大旱年景下保证出苗,农作物长势良好,粮食产量和效益稳步提升。”呼伦贝尔农垦哈达图农牧场公司项目办主任李金勇说。
在呼伦贝尔农垦苏沁农牧场公司,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全力推进,目前水利灌溉面积已达21.75万亩。
农田水利的建成,使耕地得到了有效灌溉保障,让作物生育周期内所需水分得到充分满足,大幅度的提升农业生产中抗旱保墒、抗灾御灾的能力。在年降雨量较少的情况下,通过农田水利灌溉保障作物正常出苗,做到苗齐苗壮,丰产丰收,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
对于农作物来说,水的收支平衡是高产的前提之一,做好灌溉供水特别的重要。各农牧场公司通过泵站将地表水或井水引入蓄水池,再通过蓄水池将水输送到田间地头,末端采用指针式喷灌机、平移式喷灌机和滴灌等完成喷水作业。充分的发挥水利灌溉对稳产增效的作用,提高节水灌溉耕地的土地产值,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建设高标准农田奠定基础。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农业生产者最盼望的就是下雨。一场及时雨既能够完全满足作物对水利的需要,也能节省灌溉人力等费用。呼伦贝尔农垦苏沁农牧场公司苏沁连队队长陈金柱说:“作物生育期大概90天,如果这90天内没有自然降雨,就要求我们进行浇灌,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没有水利帮助,作物出苗生长将受影响,影响企业效益。”
据了解,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现有大中型蓄水池100余座,各类喷灌机500余台套。集团公司重组成立以来,累计实施千亿斤粮食增产、节水增粮、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土地治理、高标准农田等各类农田水利项目201个。目前,有效节水灌溉耕地面积逾200万亩,建设气象监测站73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人工影响天气能力不断的提高。通过多种手段,从根本上改变干旱对种植业的制约,稳定和提高粮食产能,为现代农业高水平发展增添后劲和内生动力。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珍惜水资源、爱护用水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以往大水漫灌的浇灌方式相比,使用喷灌机可以很大程度地节省水资源。据呼伦贝尔农垦苏沁农牧场公司机耕联队水利技术员米明森介绍,“我们按照作物各个生长期的需水量,根据土壤墒情、干土覆盖率和天气情况制定浇灌计划,控制浇灌速度、水量和频率,实现保障作物正常生长条件下的高效节水灌溉。”
为了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多年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坚持加强水利建设。通过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更精准合理地使用水资源,补充土壤水分和养分,改善作物生长发育条件,通过最低限度的用水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作物产量。
集团还印发实施《农田水利设施设备管护指导意见》,组建专业水利技术人员队伍,加强学习培训,强化问效和督导,加强高标准农田管护。
望着一片绿油油的农田,更让人相信人定胜天的道理。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因地制宜建设水利设施,节水节能的同时达到增产增效、提升粮食产能的目的,描绘出生态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双赢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