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光明广场看到,水闸现高5米,深近2米,长201米,从北往南分“引水渠”、“闸室”、“出水渠”三部分,是一座由大批排列有序、纵横交错的“八”字型大型木结构建筑。闸室平面自北向南,向珠江“八”字形敞开;引水渠和出水渠均呈长方形。
此外,光明广场整个负一层已全部开辟为水闸遗址博物馆。其内部中央遗迹均由巨型玻璃罩恒温、恒湿保存,供市民观赏。而玻璃罩周边地带则设计为出土文物展示区,同时还安装了三维动画,观众只要轻点鼠标,便可一边听讲解,一边看由电脑制作的整个水闸的结构组合、功效等。
“谁能想象到,无论是建闸松软地基、技术线路的处理,还是总体布置、泄流和闸室稳定处理等,南越国水闸竟然都与现代水闸一模一样,只是规模和用材不同而已。”广州考古所所长冯永驱和记者说,这个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水利工程,居然符合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闸设计规范》。
冯永驱向记者介绍了水闸使用情况:“它是一个水利工程,具有泄洪、防潮双重功能:当外部珠江口潮水上涨时,放下闸板防止潮水倒灌入城;而洪水季节则打开水闸,将城中污水排出。”
由于挖掘出土的水闸面仅宽5米,目前专家断定,闸面宽度应该取决于当年珠江水位,与潮汐、潮洪、潮涨有密切关系。另外,从整个水闸规模来看,似乎它本身所能承受的冲击力不是太大,因此能推测南越国时期广州城很少出现洪涝灾害。
古水闸是全木结构,因此对木材的保护至关重要。为了给出土木材做防腐,专家不仅在全国找寻“秘方”,更专门从中国文物保护研究所找到了特制防腐剂,给水闸木料“打点滴”进行防腐处理。广州考古专家在几经论证后,制定了详尽的《广州市汉代水闸遗址出土木材原地保护实施方案》。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由于与地面接触部分的木材是出土木材的高危部分,因此在给这部分木材防腐时,工作人员首先挖开木材周围一些范围的土层,然后在木材表面涂上防腐、防虫浆膏。等浆膏干后,再用厚塑料膜紧密缠绕包裹,最后将土壤回填。这样,缠过绷带后的木材将可以长期保持防腐防虫。
除了“扎绷带”,工作人员早晚都会用防腐、防虫药剂涂刷木材表面,这个工作一直持续到了整个遗址工程结束。还有一些已经炭化的木材由于严重腐朽,稍一用力就会被捏碎。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遗址的完整性,尽量体现原有风貌,专家对这类木材使用了高分子材料来加固,使这些木材可以维持其出土时固有的形状。此外,冯永驱和记者说,水闸周边还打了两个抽水井,当地下水达到一定水位就会自动被抽走,以此防水渗入到水闸中。
南越国时期,广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城内河涌纵横,城外珠水环绕。“这座水闸,有很大的可能是当时南越国南端城墙的一道水关!”有专家作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两千年前,人们摇船渡过珠江,如果想从南边上岸进入广州城,那就要通过这一个水中关卡。不过,目前还没有在水闸附近发现南越国城墙踪迹,因此“水关”一说仍停留在猜想阶段。
今年“五一”期间重见天日的南汉城墙遗迹,昨天凌晨4点左右在专业工程队“护送”下,从出土地——广州文德路长塘街工地“走”到了南越国宫署遗址内。据介绍,这是广州第一次对古城墙进行整体迁移。
记者看到,这段长约3.6米、重达14多吨的南汉古城墙两侧用人工打入了8条工字钢桩,钢桩中间压入了钢板,然后用钢板兜住遗址底部后,将2条工字钢纵向插入钢板底,并用木板把遗址的上部固定住。
据南越王宫筹建处副主任陈伟汉介绍,古城墙就是这样被“打包”后,由一辆50吨重大吊机将其吊起,放在一辆载重30吨的平板车上,运送到500米以外的中山四路南越国宫署遗址内。据介绍,由于南汉古城墙遗址上正在盖大楼,城墙无法就地保存,考古工作者决定将其迁移。日后,这段古城墙将与南越国宫署遗址内发现的南汉宫殿遗迹一起整体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