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星期二)上午9时,市水利局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市水旱灾害防御处主任王长平介绍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开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大家上午好!很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特别感谢媒体朋友对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关心关注。
今年我市汛情总体形势呈现“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局地降水强度大、汛期长江水位持续偏低、河湖库水情基本平稳”的特点,境内江河湖泊未发生超警洪水。但局地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和小型水库超标准洪水时有发生,面对复杂的气象水文形势,我们坚决贯彻习关于防灾抗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市各级水行政主任部门重视天气变化,坚决扛起水旱灾害防御重大责任,牢牢守住水旱灾害风险防控底线,确保江河安澜、群众安全、社会安定。下面,分三个方面通报有关情况:
今年(1月1日)以来全市平均降雨量1321mm,比常年同期偏少1成,汛期5-9月全市平均降雨量953mm,与常年同期持平,梅雨期(6月17日-7月11日),较常年梅雨期偏短1天,全市平均降雨量为298mm,较常年平均梅雨量(383mm)偏少2成。
长江水情,1-9月长江大通水文站实测过水量4853亿立方米,汛期5-9月实测过水量3423亿立方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成。长江池口站水位持续偏低,今年池口站最高水位10.92米(7月1日),最低水位7.43米(5月2日),汛期池口站平均水位8.59米,比常年汛期平均水位(11.73米)低3.14米。
内河水情,今年以来,境内河流水情平稳,受7轮局地强降雨影响,境内中小河流先后发生涨水过程,水位涨幅在1-5米,均未超警戒水位。其中,5月26日至27日强降雨过程后,秋浦河殷汇站最高水位达11.52米,涨幅3.37米,九华河九华山站最高水位29.31米,涨幅4.5米,其他各内河水位涨幅在0.5-2.5米左右,均未超警。7月7日至10日强降雨过程后,尧渡河东至二站最高水位18.61米,涨幅4.1米,黄湓河雁塔站最高水位16.3米,涨幅3.4米,龙泉河昭潭站最高水位33.17米,涨幅5.1米,其他各内河水位涨幅0.5-2.0米左右,均未超警。
升金湖水情,为统筹保障防洪、抗旱和生态安全,多次调度黄湓闸,9月30日8时,升金湖黄湓闸闸上水位12.92米,低于警戒水位2.08米,升金湖蓄水量3.012亿方,保证了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
全市430座中小型水库在强降雨期间出现不同程度溢洪,但运行安全。5月26-27日强降雨过程中洪峰期59座小型水库超汛限并不同程度溢洪,在6月23-25日强降雨过程中洪峰期20座小型水库超汛限并不同程度溢洪。截至9月30日,全市三座中型水库蓄水量分别为:大板水库580万方、牛桥水库 1958万方、东山水库627万方,均能满足供水、灌溉等用水需求。全市水利工程运作状况良好,未发生险情。
一是提前落实责任,进入战时状态。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防汛抗旱准备工作,多次推进调度,先后召开全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水利建设暨防汛抗旱会议、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会议等,从年初开始即部署调度水旱灾害防御准备工作。全市各级水利部门均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片区、专家联系重点工程制度,汛前及时作出调整更新水库“三个责任人”、山洪灾害包保责任人,对全市349处山洪灾害危险区域做全面复核和动态调整,组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和水库运行调度工作专班,确保水旱灾害防御各项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动态排查隐患,守牢底线个检查组分赴基层一线,对全市水库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御、河道堤防等度汛隐患做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逐一制定整改措施和应急度汛举措,清单化、闭环式推动整改,共发现各类安全风险隐患35处,汛前全部完成整改或落实应急度汛方案。94处水毁工程汛前全面完成修复,28处在建开口子工程汛前全面完成复堤复坝;同时,对新复堤复坝的水库、涵闸等防洪工程制定防范预案,确保工程度汛安全。
三是强化“四预”措施,完善运行机制。成立监测预警专班,强降雨期间24小时监测雨水情,汛期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提前发布预警信息。组织修订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规程,更新各类预案方案1231个,并有明确的目的性地组织演练7场次参与人数418人次。建立黄湓闸、中小型水库、河道拦河堰坝蓄泄洪调度通报机制,科学调度,确保安全度汛。
四是加强技术支撑,凝聚工作合力。对小型水库及山洪灾害区域雨水情自动测报设施开展全面维修养护,确保汛期监测到报率和数据准确度。全市各级水利部门积极组织并且开展水旱灾害防御技术培训22场,参与人数971人次,充实调整水利技术专家库,入库专家81人并培训111人次。落实驻池、在池施工公司抗洪抢险队伍29支、抢险人员391人、设备307台套。
一是严格落实责任。全市各级水利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市领导有关批示要求,迅速落实全国、全省防汛救灾视频调度会议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汛前及时来更新各级各类责任人,强降雨期间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持续做好监测预警、工程调度、巡查防守、技术支撑等工作。
二是强化监测预警。强降雨期间,落实雨水情24小时监测预警专班,重视雨情、水情和工情变化,依据气象预报在强降雨前提前发布关于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9次,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2期,向水库“三个责任人”、山洪灾害责任人等各级各类责任人发布预警信息1.9万余条次。
三是动态巡查排查。全市各级水利部门均建立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片区、专家联系重点工程制度,强降雨期间,水利系统技术人员驻守一线指导强降雨防范工作,对中小河流、水库、在建涉水工程、山洪灾害危险区等全面动态排查,及时消除风险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科学调度工程。汛期强化与水文、气象等部门会商,研判天气变化趋势,分析预测水情变化,科学调度水库、泵站、涵闸、拦水堰坝等水利工程,在保证防洪安全前提下,做好蓄水保水工作,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
一是及时开展汛后水利工程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组织各地全方面开展汛后水利工程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发现风险隐患及时落实责任,限期整改。
二是积极申报山洪沟治理项目。积极争取新一轮山洪沟治理项目更多进入国家项目库,目前已申报77条山洪沟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并通过省水利厅初审,上报水利部。
三是针对水旱灾害防御短板谋划项目。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近年来水旱灾害防御中暴露的问题短板,全面摸排防洪、排涝、供水、提水、水源等工程存在问题,及时编制灾后薄弱环节建设方案,抢抓国家水利投资政策,策划、谋划一批项目纳入规划建设,全方面提升我市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洪涝灾害防御需要水利工程的支撑,我想了解一下池州的防洪工程体系和重点工程建设情况?
中小河流系统治理13处,综合治理河道长度185km,完成投资约12.3亿元。开工建设排涝泵站13座,总装机3.7万kW、总投资11.6亿元,使全市城区排涝标准达到20-30年一遇,圩区农田排涝标准达到10年一遇。实施水库除险加固180座。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成立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联系片区、专家联系工程”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岗位工作职责。强化与气象、应急等部门沟通协调和工作协同,建立水雨情信息通报机制和工作开展联动机制。充分的利用基层防汛预警平台,逐渐完备预警预报机制。
二是夯实工作基础。依托水利施工公司组建应急抢险队伍29支共391人,组建2023年度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81人,完成《池州市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手册》修编。全面清查防汛物资数量,及时补充水利工程防汛抢险物料,就近储备应急抢险物料,夯实抢险物资基础。
三是强化重点工作。我们对重点在建涉水工程,尤其是开口子工程,开展了防洪工程度汛安全检查,共排查察觉缺陷35处,所有隐患汛前完成整改。不断强化预报、预警、预案、预演“四预”能力,提前检修水利信息化监测站点,完善水旱情预报预警机制,强化预案方案修订,开展水旱灾害专题培训22场971人次。针对中小水库,我们严格落实水库防汛责任制,压实防汛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责任,优化水库调度运行方案。确保水库安全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