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为了方便人民用水及浇灌土地,印度决定在比哈尔邦修建一座水电站,可他们的效率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直到1996年大坝才正式动工,也就是说自批准营造到具体实施,期间耗时了,再加上他们得过且过的“优良品质”,2017年大坝方才落成,前后足足历经,仅坎坷无比的修建之路,似乎已在冥冥之中注定了它的悲惨命运。大坝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不到
事后就决堤原因做出详细的调查,可得出的结果令人啼笑皆非,比哈尔邦大坝之所以溃坝,是因为老鼠咬了一个洞。说到这儿,大家会不会感到疑惑,如此荒唐的理由,印度人民是怎么说服自己接受的?如果你明白他们上一个塌方的水坝是被螃蟹咬的,或许也就见怪不怪了,对他们来说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不得不佩服他们强大的心理承担接受的能力。眼看比哈尔邦大坝是指望不上了,为了彰显自己的大国基建,他们决定再修两个水电站,其中的北阿坎德邦大坝,更是扬言要超越中国的三峡大坝,为此他们特意选址在了喜马拉雅山脚下,一个号称比三峡地形艰难二十倍的地方,还特意找来了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本子亲自坐镇,不料结局由一人打脸进化成了两人互扇。
北阿坎德邦大坝是一座选址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水电站。修建之初,印度对这座大坝可谓是寄予厚望,不惜耗费巨资求助日本援建。而之所以选择日本,是因为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们便已着手钻研基建,累计了长达数十年的经验,有着极为先进的技术与材料。帮印度修建一座大坝,理论上应是手到擒拿。不料这一修又是40年,就像修建比哈尔邦大坝一样,北阿坎德邦大坝修建的前二十年也没有一点进展,只不过这次是因为资金不足导致的。两座水电站无论是工期还是进程都惊人的相似,不禁令人浮想,结局会不会也出奇的一致呢?
果不其然,2021年2月,喜马拉雅山冰川断裂引发泥石流,面对山洪,这座历时40年、耗资50亿建成的北阿坎德邦大坝,仅仅坚持了4秒钟便被彻底摧毁。这下可把印度给整郁闷了,耗费巨资,竟然修了一座大水坝,于是开始有人质疑本子是徒有虚名,实际上他们并不擅长水电站的建设,甚至怀疑日本为赚取更多的利益以次充好,使用了大量的劣质材料才导致了这场事故。对此日本则表明了自己不做背锅侠。于是两方人马开始互撕、纷纷推卸责任。吃瓜群众也是倍感疑惑,日本的基建实力绝对经得起考验,可为什么他们给印度建造的大坝会如此脆弱,只坚持了短短的四秒钟?
事故发生后,印度与负责营建的日本双双坐不住了,关于是非对错争论的喋喋不休,若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来讲,双方均有责任,只是相比之下印度的过失较大,因为他为了彰显自己的大国气势,特意选址在了一个号称比三峡地形艰难二十倍的地方,并用50亿的大水漂验证自己没有说谎话。而日本的责任主要在于建造的时候,一心沉浸在大坝的身上,不曾考虑冰川活动带来的潜在威胁。不过这也怪不得他们,日本虽然也是多自然灾害的国家,但他们对冰川的认识先天不足。
因为日本最高的富士山海拔才3700米,山顶虽有积雪但不会形成冰川。而喜马拉雅山平均海拔在五千米以上,从山顶到大坝4700米的距离,落差便达到了惊人的2700米,这相当于泥石流自900层楼的高度奔涌而来,在如此声势浩荡的山洪面前,日本的技术与材料再怎么先进,都将变得不堪一击。而这也是北阿坎德邦水电站溃坝的重要的因素。反观中国的三峡大坝,自1994年修建到2006年竣工,历时十二年成为了世界上顶级规模的水电站。虽说营建之初,我们也曾遭受许多国家的冷嘲热讽,但中国的工匠精神永不言弃,韬光养晦十五年,方才有三峡大坝的一鸣惊人。而印度基建想要赶超中国,仅靠嘴炮是断然没办法实现的,只能说他们还有非常长的一段路需要走。本期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喜欢的小伙伴可以加个关注,咱们下期视频不见不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乌军官在办公的地方与多名女同事接吻后续,乌军声明:“他自愿上前线”,已批准
婆婆请高空作业车将剖宫产儿媳接回7楼家中,车主:入行15年首次接这业务
初中数学竞赛题,a²+b²=605,求a+b,班级模拟为何全军覆没? 2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初中信息科技大单元教学实践—以“人工智能”大单元教学为例
色彩丰富,充满情感和活力的油画︱Jennifer McChristian绘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