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行可行性论证到现在基本完工,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0多年来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三峡工程究竟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评价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该“以人为本”还是“以鱼为本”?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上,围绕这些话题,水电专家和生态学者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张楚汉是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大坝安全研究的他,对水利工程之于环境的影响也深感兴趣,最近还特意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把这些影响作了一个总结,并将之归纳为“六大环境效益”和“八大环境影响”。
在出席本次年会第八分会“三峡工程社会生态环境效应”研讨会时,张楚汉告诉《科学时报》记者,“六大环境效益”主要指以下几点:减少和避免洪水灾害对下游城镇与农村居民生活生产环境的破坏,避免洪灾带来的疾病流行与灾民安全等环境与社会问题;替代燃煤发电,减少化石能源带来的大量污染;合理调度水库,调节河道径流,对下游地区环境与生态保护具有有利的一面;水库形成的人工湖泊改善库区环境,水库水域还为群众提供了优美的旅游景区;水利工程既发挥社会经济效益,又与环境生态保护、人文历史传承完全和谐融合;水电站对火电、风能与太阳能发电进行补偿,可以调峰调频。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水电工程也会引发八个方面的环境问题,对此,我们要加以重视。”张楚汉说,这最重要的包含建坝后河流水量减少对环境生态的影响、水库泥沙冲淤变化对上下游环境与生态产生的影响、水库周边浸没引起的环境生态问题、库区地质灾害与水库触发地震、水库水质条件对环境的影响、水库运行中河流ECO变化对生物群落的影响、对人文景观和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的影响、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与退役拆除对环境的影响等。
具体而言,建坝形成水库、人工湖泊的蒸发增加了天然水量的耗损。因为水库蓄水,流速下降,上游泥沙淤积库尾,引起水库水位抬高,增加淹没损失,缩短了水库常规使用的寿命,库尾淤积还可能会影响上游河道的航运问题。由于水库拦蓄泥沙下泄清水,挟沙能力增加,造成河床冲刷与崩岸,形成河床下切与河势变化(展宽或缩窄)。此外,水库蓄水还使库岸周边地下水位抬高,引起某些地段发生滑坡。地下水浸没会引起汛期洪涝灾害、土地盐碱化、沼泽化、树木植被枯萎、农作物大幅减产、地基土变软、引起建筑物沉陷或开裂甚至倒坍。
另外,水库周边岸坡岩土风化松软,受库水长期浸泡后强度下降。库区岩坡地质将发生塌岸和滑坡等库岸再造现象,造成地质灾害,并也许会出现水库触发地震。水库蓄水后,水流速度减缓,水库水体自净能力降低,上游入库污染物滞留库区,还会引起水质恶化,包括耗氧性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热污染等。
而且,筑坝建库引水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改变了河流的连续性,随之变化的是河流的地理、水温、水力学、水质、水温、泥沙环境和河流输移的各类营养的东西,由此引起河流ECO的变化和对众多生物群落生存环境的影响。“最近美国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78%的美国人都认为水电工程利益大于风险,这也是我的结论。”张楚汉表示,虽然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有利有弊,但却是利大于弊,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要趋利避害。
操着一口浓重四川口音的曹文宣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作为一名著名的鱼类生物学家,他告诉《科学时报》记者:“三峡工程对人来说是利大于弊,对鱼来说则是弊大于利。”
据他介绍,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就开始做长江鱼类生态调查。长江水系现有鱼类400余种(亚种),其中纯淡水鱼类350种左右,淡水鱼类之多居全国各水系之首。与之相比,珠江水系纯淡水性鱼类239种,黄河水系仅150种。
“三峡水库建成后,由于流速变缓,水深增大,泥沙沉积,饵料生物类型改变,水域生态发生显著变化。”曹文宣说。例如,常年在干流底层生活的圆口铜鱼、长鳍吻鮈、圆筒吻鮈、岩原鲤、细鳞裂腹鱼、长薄鳅等约40种特有鱼类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在水库内消失。此外,三峡水库将使这些特有鱼类栖息地面积减少约1/4,其种群数量也会相应减少。
“目前设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这些鱼类的最有效手段。”曹文宣认为。据他介绍,国务院2000年4月批准建立了长江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长江上游合江雷波段的江域中,干流长度约370公里。2005年,国务院批准经调整后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范围从向家坝下横江口开始到重庆马桑溪,干流长度为353.16公里。
曹文宣表示,保护区干流段上游正在修建的向家坝、溪洛渡水电工程,将要修建的白鹤滩、乌东德等工程,以及金沙江中游和雅砻江锦屏一级、二滩等水电站对水域生态的叠加累积效应,将使水温、径流过程发生很大变化,不利于保护区内鱼类的繁殖和生长。例如,达氏鲟目前已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级的物种,而达氏鲟的产卵场主要在金沙江,向家坝、溪洛渡枢纽工程的兴建将使其产卵场消失。
“赤水河将成为部分上游特有鱼类最后的避难所。”曹文宣说。他和记者说,赤水河是长江上游一级支流中唯一一条在干流没有修建水坝的河流。赤水河水域ECO仍保持自然状态,是名副其实的生态河。该河流中水生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迄今已调查到赤水河有鱼类136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39种。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大部分在赤水河,因此赤水河的鱼类保护更应加强。”曹文宣认为。
与张楚汉和曹文宣不同,张博庭是水电开发的忠实拥趸。张博庭是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此次“三峡工程社会生态环境效应”研讨会就是由他们和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联合承办的。
张博庭认为,三峡工程的长期生态环境效果应当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加以考量。评价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既不能忘记三峡工程将要发挥的巨大作用,也不可以忽视未来所要面临的生态保护任务。“目前,我们要特别防止因为强调三峡库区的生态保护任务,而忘记描述它无可取代的生态保护作用。”张博庭说。
他认为,三峡工程的长期生态环境效果,相当于一架能带动我国生态文明的现代化大飞机。如果我们根本不知道飞机与牛车的作用区别有多大,难免会有人埋怨保养飞机要比维修牛车麻烦得多,费用也高得多。对三峡工程的养护需要更加科学的态度并投入较多的人力财力,这样才可以保证让这架大飞机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谈及三峡工程的生态作用到底有多大时,张博庭表示,虽然三峡工程最大、最重要的防洪和水资源调节的生态作用不太好量化,但以它第二位的发电作用而获得的清洁能源效益来说,一定会超过我国南海的油气能源。也就是说,如果不建三峡,我国损失的能源就将超过丢掉南海的全部石油和天然气。而且,三峡工程所提供的能源是可再生的,相当于每年5000万吨煤炭,并永不枯竭。
“这也是今天我们特别需要探讨和强调三峡工程长期生态环境效果的意义。”张博庭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