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和7月11日,“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和“长江2024年第2号洪水”先后在长江中下流和长江上游构成。据统计,本年入汛以来,珠江、长江、太湖、淮河等流域大江大河大湖接连产生20次编号洪水。
“洪水编号,是水利部分对每年每次呈现并到达规则的相关规范的洪水进行的编号。”长江委水文局长江水文情报预告中心总工程师张俊介绍,2019年4月,水利部发布最新修订的《全国首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则》,清晰了全国大江大河大湖以及跨省独流入海的首要江河水位(流量)到达警戒水位(流量),以及在没有该目标的情况下呈现2至5年一遇洪水量级或影响当地防洪安全的水位(流量),均可进行编号。
据介绍,2020年,长江产生新中国建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1998年的流域性大洪水,干流总共构成5次编号洪水,2022年和2023年则来水偏枯,接连两年未构成干流编号洪水。
“当长江上中下流三个河段的代表站特征值到达规范时,即可进行洪水编号。”张俊介绍,上游洪水编号的特征值是坐落重庆的寸滩水文站流量或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到达50000立方米每秒;中游洪水编号的特征值是坐落湖南的莲花塘水文站水位到达警戒水位(32.50米)或汉口水文站水位到达警戒水位(27.30米);下流洪水编号的特征值是坐落江西的九江水文站水位到达警戒水位(20.00米)或坐落安徽的大通水文站水位到达警戒水位(14.40米)。
“关于复式洪水,当洪水再次到达编号规范且时刻距离到达48小时,另行编号。”张俊介绍,复式洪水是一种洪水叠加现象,首要由多轮距离较短的强降雨导致。
据介绍,洪水编号由江河(湖泊)称号、产生洪水年份和洪水序号三部分次序组成。比方,6月28日14时,长江中下流干流九江水文站水位涨至20.00米,到达洪水编号规范,长江委水文局发布的“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在长江中下流构成。
“本年的长江1号洪水,首要是两湖来水,在其影响下,中下流都有超警,所以界说为1号洪水在中下流构成。”张俊解说说。
张俊介绍,给洪水进行编号便是给洪水一个正式称号,关于防汛部分来说,呈现编号洪水,意味着江河要害站点水位到达警戒水位或其他特定值,堤防有产生险情的或许,需求加强巡堤查险做好洪水防护相关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