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庄水库:始建于1959年,原为贾鲁河水系上游的一段河道。坐落中原区西南隅、贾鲁河支流贾峪河下流,坝址在王垌村东,水库总面积为349.9亩,大坝坐落在常庄羊胡岗地西的葫芦岗河床中,是贾鲁河上仅有一座按大型办理的中型水库。
1959年11月,为发展农业灌溉,补偿郑州城市工业、日子用水缺乏,进步贾峪河下流河道防洪才能,郑州市公民委员会决议建筑常庄水库。发动须水公民公社农人1500人参与施工,最多上班人数3000多人,社长刘福全任指挥长。男女老少齐上阵,整个工地摩肩接踵,全赖人用锨挖,用架子车运,建筑水库局面很大,摩肩接踵干得如火如荼。同学们都力争上游装车拉土,累得满头是汗仍是不停地干。
为了赶进展,指挥部也会常常安排工地上民工,挑灯夜战,口号声、加油声响彻工地上空,灯光齐明好像白天,满工地的民工你来我往运土装车,都干劲十足。邻近的校园使用星期天、寒暑假,安排学生去参与了常庄水库的建筑。“建筑常庄水库指挥部”办有“工地黑板报”,编撰工地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先进人物,然后再登上黑板报。工地上每星期会演一场电影活泼民工的日子,放过谢芳主演的“芳华之歌”,常香玉主演的“花木兰”、“红旗谱”等电影。
1960年12月工程竣工,开端蓄水,为灌溉三个公社农田,起到了巨大作用。1961年12月,开端给柿园水厂放水,成为市区供水水源之一。
为保证水库的防洪才能,1965年10月,又在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续建、扩建,由郑州市副市长史隆甫任指挥长,安排须水、沟赵公民公社农人506人参与,一起调来市建公司工人50人,承当混凝土灌溉使命,又从林县请来石匠70人,承当砌石使命。还从市内132个机关、厂矿调来轿车184辆,从铁炉火车站往工地运送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机关干部、学生力争上游到水库参与义务劳动。
1966年灌区遍及开工配套,开挖干渠14.7公里,支渠6条长10公里,建桥涵31座,国家出资18.8万元。年灌溉面积在5000~7000亩,
通过3年时刻续建,于1968年8月,工程悉数完结。1970年浇地2.8万亩。
1973年后,因为黄河提灌站的引水渠修通,开端引证黄河水浇地。常庄水库正式成为郑州市水缸,首要供给城市用水。
水库大坝实践高程135.74米,比市中心二七塔处地上高程99米,高36.74米,比郑东新区地上高程83米,高差52.74米。
水库下流有京广、陇海铁路纽带、310国道、郑洛高速公路、热电厂、柿园水厂及部分重要工矿企业等,防洪方位十分重要。
“75.8”驻马店大洪水后,水利部门按“75.8”雨型对水库的防洪规范做了复核,对大坝进行了加高加固。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又被水利部列入全国重点防洪水库。因而,常庄水库被省水利厅按大型水库办理。
1976年、1987年又进行两次防震加固,首要工程包含大坝、主溢洪道、输水洞等。总库容达1740万立方米,溢洪道以下库容714万立方米。规划防洪规范为百年一遇,校核防洪规范为万年一遇加20%。水库工程国家出资591.81万元,大众出资98.89万元。水库灌区是须水、石佛、沟赵3个公社。
现在水库主坝为均质土坝,坝高26米,坝顶宽8米,坝顶高程135.74。1996年市政府出资兴建了蓄水工程,自西流湖取水,沿贾峪河故道自流引水至常庄水库溢洪道消力池,再经泵站加压提灌至水库,以做城市供水备用水源。
现在常庄水库为郑州市水务局二级组织,副县级事业单位,员工80人,含离退休23人。
水库库区触及刁沟、湾刘、道李、常庄4个行政村。常庄水库防洪抢险部队组成为:一线人,由相邻村庄主干民兵组成;二线人,由郑州金笛印染职责有限公司等企业主干民兵组成;三线人组成,首要担任大坝的抢险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