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县三级干部大会召开后,沁源县郭道镇精准落实县委决策部署,立即召开两级干部大会,将紧盯镇域规划、乡村振兴、现代产业、民生保障、生态环保、安全稳定六个重点,聚焦县委构建“五个体系”、促进“五个提升”目标任务,稳步实施“一心、两园、一带、一库”镇域整体布局和“一轴一网三区”镇区空间布局,始终把牢郭道县域副中心发展定位,坚持实干导向、保持争先状态,奋力开创郭道县域副中心高水平发展全方位转型新局面。
一是坚持镇域规划“蓝图”,推动县域副中心科学发展。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完成镇域国土空间总体设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有效衔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加快构建以镇区为中心的“一心两园一带一库”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紧密对接国家关于加快实施中部地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及省市县出台的相关配套政策等;围绕商贸、教育、医卫、文体、应急、社保六个副中心建设,发挥县域副中心连接大县城、辐射带动周边乡村的作用。
二是夯实乡村振兴“基石”,推动县域副中心繁荣发展。以建强建优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统领,确保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资产盘活型集体经济、入股分红型集体经济、资源开发型集体经济、村企合作型集体经济等,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与集体增收方面实现双赢;高质量改善人居环境,持续推进镇村水电路暖等基础设施提升行动,以全域人居环境整改治理为突破点,提升县域副中心整体风貌品质;深入推动“镇区融合、村企共建”基层治理模式,推动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微网格党建全覆盖;采取适度付费、“积分超市”、模范户评选等方式,引导群众热情参加乡村振兴各类建设和管护,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三是打造现代产业“引擎”,推动县域副中心转型发展。全力推动通洲、祥源等规模性工业公司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转型升级,服务经开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双提升,引领建设“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生态康养”三个先行区;做大做强锦绣海棠、肉制品加工、青贮饲料、仓储物流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努力建设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促进开发区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联动,推动人口向中心集聚与生活性服务业配套,构建与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体系;探索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模式,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完善城乡基础网络,推进数字乡村示范创建。
四是做实民生保障“根基”,推动县域副中心稳固发展。发挥中心镇区位优势,加强县域副中心与平安高速、国道省道和重要交通枢纽的连接,逐渐完备与县城、周边乡镇及临近县区的交通体系;优化城乡路网结构,完善市政交通设施,同步规划以配建停车场为主、路外公共停车场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系统;统筹推进老旧片区更新改造、新城建设和产业园区功能扩展,加强污水处理设备及配套管网建设,积极融入区域“大水网”规划布局,加快完成郭道水厂扩容改造项目;推进公共建筑消防设施达标建设,规划布局消防栓、蓄水池、微型消防站等配套设施;以镇区西街老旧片区为重点,完善老旧片区及周边水电路气热信等配套设施,科学布局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结合永和水库供水工程和镇区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探索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公共服务一网通享,提升服务效率,优化营商环境。
五是筑牢生态环保“底色”,推动县域副中心绿色发展。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有关法律法规,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坚持永和水库大保护,建设一批环绕库区的“水美乡村”;积极地推进产业和数字“两个转型”,坚决遏制“两高”项目,助推产业园区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开展镇区整体风貌设计,加强风貌建设管控,深入推动镇区环境卫生秩序整治工作,提高标准质量,实现常态长效管治;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机制,快速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全覆盖;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统筹用好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增强县域副中心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六是树牢安全稳定“防线”,推动县域副中心和谐发展。围绕人、物、制度三要素,落实“三大体系、八大任务”机制,严格护林防火“正负榜双百分”考核,将防火检查、考核督查融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各方面;毫不放松抓好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互与通行等领域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加强完善高强度降雨降雪低温等极端天气预警联动机制,解决好河道淤积,堤防巡查修复等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的发挥人民调解员、网格员作用,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引导群众通过合理渠道表达诉求,严厉打击私挖滥采、超限超载,维护好社会安全稳定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