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以水为脉络,大大小小遍布的水利工程,为湖州筑起了防洪排涝的屏障。水利工程的健康长效运行,既关系到湖州的民生福祉,也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
记者获悉,为加快落实水利工程“重建强管”工作思路,提高水利工程管护的数字化、物业化、产权化管理上的水准,加快构建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求的水利工程管护体系,湖州市太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积极创新破难,完成了市直管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全方面提升,310公里河道和35座闸站实现“智慧升级”,专业化管理养护水平、防汛保安能力、工程管理面貌明显提升,一些水利工程成为网红打卡地,增强了沿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日,环湖河道整治工程濮溇港右岸,巡查员宋立新正一边巡查,一边拍照记录。从伍浦村到邢窑村约16公里,用时约4个小时,去过啥地方,发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在手机巡查App上一举一动都被“记录在案”。
市直属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所作为工程直接管理运行单位,单位工作人能登录App随时随地查看该平台上所有巡查人员的实时巡查情况。“发现的问题处置完后,结果也会上传到平台上,实现了‘痕迹化’管理。而且,整一个完整的过程形成了一个闭环管理,提高了处置效率。”该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我市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成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发挥了重大效益。水利工程长久持续发挥综合效益,还需要日常精细的管理养护,特别是像堤防等防汛工程,平时的管护对防汛工程安全长久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的提高一线管护质量,实现精细管养,市直管水利工程按专业类别实施水工设施、白蚁防治、河道保洁、绿化养护、防汛专用道路等多个维修养护项目,并实行项目“物业化、清单式管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落实专业化队伍对直管水利工程来管理养护。据悉,这批常年维修养护人员超过60多人,具备电工、河道修防工、闸门运行工、信息工程师等专业技能,专职对市直管重点水利工程进行运行养护,对不一样水利工程采用不一样管养标准,确保各类工程工况运行良好。
专业化的管护、管家式的服务、跟踪式的监督,有力地保障了维修养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也提升了工程管理上的水准,确保工程效益得以持久发挥。
细心的市民应该发现了,沿太湖的罗溇、汤溇等重点水利工程沿线多了一些特殊的视频监控装置,这是为市直管水利工程新配置的“智慧眼”,总共达到300多个。
“针对不同的水利工程部位,设置了不同监控系统,比如在堤防出入口、防汛道路进出口布设车辆识别探头,记录车辆进出轨迹情况;在重点堤防布设的是智能高清监控球机,观测堤防安全运作情况;在所有水闸、泵站、重要河道断面布设了筒形摄像机,实时监控运作时的状态,确保工程运行工况。”据市太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这些“智慧眼”串联成一张“智能网”,为市直管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这张“智能网”的“终端”,是市太湖水利工程综合水管理平台,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就能通过平台调取所有“智慧眼”数据,实时掌控310公里堤防、35座闸站的运行工况、日常养护状态等,还可以掌控重要水闸的启闭状态、实时水位等信息。特别是遇到恶劣天气如大暴雨时,以前比较危险堤段甚至无法进去的地方,现在通过水利工程管理平台就能实时查看工程运作情况,还能够最终靠视频数据库,回放查看30日内的影像资料。
如此多的视频信息数据,单靠人工做多元化的分析处理是没办法完成的。综合水管理平台利用图像视频AI算法,可对管理范围内的河湖岸线地物目标进行判读和解译,结合业务场景规则进行预警判断,向相关责任人推送分析结果和预警信息,实现无人值班下的全天候监控预警,为河湖水域岸线动态监管提供有力支撑,为工程安全运作和防汛保安提供了决策依据。
走进太湖岸边的罗溇水闸,视线所及标识标牌、指引牌、沿河护栏、界桩等焕然一新,整齐规范,挂在墙上的责任人铭牌等各类指示牌一目了然。
“光标识标牌、界桩和路障就有上万块。以前有些市民不注意,会在我们堤防上种植农作物、堆放建筑物。现在我们都明确了管理范围和管理边界,这样的情况今后会慢慢的少。”工程运行管理负责人和记者说,此次通过市直管水利工程标准化提升,完成了对所有直管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界,设立工程管理界桩,树立工程简介牌、工程管理制度牌、安全管理公告牌、安全警示类标识等标志牌,提高规范化管理上的水准,权责明晰地保障工程安全。
从上个月开始,市直属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所人员都拿到了新修订的三本“标准化”手册。
第一本是制度手册,建立了工程调度、维修养护、设备正常运行、信息化管理、安全管理等15项管理制度,每项工作任务都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使每个环节、每公里堤防、每个标牌都有具体管理制度,实现了工作任务清单化管理。第二本是组织手册,明确了管理组织架构,确定了15个岗位的任职条件、岗位工作职责,实现标化管理任务到岗到人。第三本是操作手册,对工程检查、安全管理、物业化管理等9方面,从工作内容、工作流程、职责落实、台账登记等方面明确了操作流程。
“像飞机在起飞前都要检查一样,我们的工程运行也要规范化管理起来。”据该负责的人介绍,比如巡查路线,以前都是随机的。如今通过路线指引,全部进行了明确。“我们根据‘大规范’,把工作细化到最小,然后再通过小细节串联起‘大规范’。”
记者了解到,此次,市直管水利工程围绕堤防管理标准化创建,在基础设施建设、视频监控系统、综合管理平台等方面做了创新和探索,让重要水利工程运行工况和安全指标全过程监测,提高水利履职的时效性、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实现每个管理行为、环节都“有人管、有钱管、依标管”。
据悉,市太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以水利工程数字化管理为抓手,实现水利工程高水平管理、高效能运行,争创全省数字水利管理新标杆,为全省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